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在人间烟火中延续“非遗”的生命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12-05 16:44  阅读量:11733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使得中国的“非遗”项目达到43个。

中国是世界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唯一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不间断文明的古国,这并不奇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只是灿若星河在中国的“非物质遗产”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个,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个;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人。

“非遗”大多是在生活中诞生、成长的。它曾经是历史烟花生活的一部分,但时过境迁,其中一些有逐渐被埋没在“尘埃”中的危险。

为了留住这段历史记忆,传承文化的基因,国家这些年从制度和执行层面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截至目前,我国已投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基金近百亿元。中央财政甚至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补贴。自2022年起,传承活动评定结果为优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增加5000元补助资金。

这也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非遗”项目的原因之一。

但在笔者看来,虽然努力保护传承,但还不够。想让“非遗”过得更好,就要引导他们重新进入烟火人生。

90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郎牌面塑艺术传承人郎加子米,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网络名人”,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为了“让老手艺在今天大放异彩”,他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本土文化与青年文化嫁接,拍摄制作面人短视频,与偶像流量IP合作,推出大量“郭超”文创产品,受到网友欢迎,在各大网络平台积累了超200万粉丝。

郎家子并不是孤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例如,到去年10月,入驻Aauto更快短视频平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到97.9%,超过5847万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在平台上制作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到4688亿,点赞109.5亿。

“非物质遗产”触网,打造“国潮”精品已成趋势。今年的“双十一”,很多非遗产品都登上了销售榜的C位。仅在天猫平台上,就有6600多家非遗店铺开展了直播销售,成交额近2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非遗消费者数量和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在年轻人中成为趋势;非遗商品消费规模过亿,80后、90后是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军。

毫无疑问,这样的现象不仅让“非遗”穿越历史的尘埃走进了当代青年的生活,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源头活水,滋养了“非遗”之树茁壮成长。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其生命的胚芽就在里面,只需要被播种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将“非遗”引入烟花生活,就是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下古老的种子。“非物质遗产”是一颗特殊的种子,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记忆和文化遗产。曾经让它繁盛的土壤没有改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现在的烟花生活是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当它陷入其中,我相信它会在这片土壤中再次繁盛。

邓樊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