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北京公开中轴线文化遗产“全景图”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12-05 16:37  阅读量:11300   

合理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认真评估遗产保存状况,坚持保护和修复的最小干预,系统展示和解释悠久的历史和多元文化...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公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2035)》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至12月24日。

钟鼓楼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途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其建筑群、正阳门,南端的道路遗存在北京中轴线南段至永定门。祠堂、天坛、仙农坛对称布置在两侧。北京中轴线经历了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演变,延续至今,继续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规划按照“突出遗产价值,突出整体保护,坚持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北京中轴线及其环境实施全要素保护和全过程保护,促进北京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和复兴;在保护得当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充分展示和发挥遗产价值,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规划明确,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包含了所有承载遗产价值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根据主要历史城墙或围墙的边界、道路中心线、河道外堤趾线等。,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缓冲区包括位于遗产区周围、与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按道路中心线和河道外堤趾线计算,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结合遗产特点,制定涵盖所有要素的保护管理措施。具体来说,根据古代皇家宫殿建筑、古代礼仪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中道遗迹、近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的不同特点,分类制定保护管理措施。提升北京中轴线在空间上的引领作用,应重点关注与北京中轴线相关的景观长廊、城市天际线、历史城墙、历史街区和城市标志的保护管理措施。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是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必备材料之一,是有效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内在要求。规划获批后,将成为指导北京中轴线保护、展示、利用、探测和研究的基本依据。

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