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三诺生物前三季营收34.53亿元国产CGM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11-04 10:55  阅读量:12986   

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三诺生物成功举办了以“全球诺 共幸福”为主题的全球媒体开放日,系统展示了公司在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慢病数字化管理、人工智能、全球化战略及糖尿病公益实践等领域的布局与最新成果。

与此同时,三诺生物近期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达34.53亿元,同比增长8.5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7亿元,同比增幅33.2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接近9%,持续保持高强度,为CGM等创新业务提供了强劲支撑。

攻坚核心技术:全球研发中心年底投用,CGM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当前,血糖监测领域正经历从“间断点测”向“连续动态”的关键性技术变革。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规模持续扩张,传统血糖监测方式存在的监测盲区、需频繁采血等痛点,推动市场对CGM的需求显著上升。CGM技术不仅能提供全天候血糖波动趋势,更可通过实时数据为糖尿病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已成为血糖监测领域增长潜力最突出的赛道。

作为中国血糖监测领域领军企业,三诺生物正加速推进CGM产品技术迭代与全球布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在精准性、稳定性及抗干扰性上实现显著提升;同时,其创新将AI技术深度融入慢病管理全流程,自主研发的SinoGPT系统结合DeepSeek大模型,构建起“血糖监测—数据分析—行为干预”的完整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

据了解,公司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全球研发中心,将于2025年底逐步投用,核心聚焦生物传感、可穿戴设备及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

截至目前,三诺生物已跻身全球第四大血糖仪企业,在中国血糖检测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50%,全球用户超过2500万,产品和服务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三诺二代CGM产品也已通过欧盟CE-MDR认证,为进军欧美主流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提速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占比超44%,每月4万台设备服务非洲市场

在“国内守存量、海外拓增量”的双轮驱动战略指引下,三诺生物全球化进程持续提速。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9.9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44.06%,全球化已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在非洲市场,三诺生物表现尤为亮眼——每月稳定向非洲出口4万台血糖监测设备,业务遍及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40余个国家,预计2026年该区域销售额将突破1.6亿元。李心一表示:"十年前我们初探非洲时,当地血糖监测普及率不足5%。如今,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我们见证了当地居民健康观念从'半年一测'到'每日监测'的显著转变。"

三诺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本地化深耕"策略,李心一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专注于'非洲定制化'而非简单复制中国解决方案。"针对非洲部分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情况,公司创新开发了离线存储+定时上传的数据传输方案,确保用户在网络不稳定环境下仍能获得连续、可靠的血糖监测服务。同时,搭载AI算法的"爱看"系列CGM产品支持用户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即可连续15天获取24小时血糖曲线,极大提升了糖尿病管理的便捷性。

除了在非洲市场的深度耕耘,三诺还通过旗下美国子公司Tividia Health Inc.成功打入北美主流市场。TRUE品牌产品已覆盖Walmart、Amazon等线上线下渠道,并进入Walgreens、CVS、Rite Aid等5.5万家零售药店,服务超过300万用户,专门面向美国自费医疗人群,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落地"的战略升级。

目前,三诺在全球建立了9大研发与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长沙、深圳、东莞、新竹以及美国劳德代尔堡、印第安纳波利斯等地,形成了"研发在长沙、制造在全球"的国际化产业布局。这种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通过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普惠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基层服务:构建“监测-评估-干预”一体化管理闭环

刚刚结束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强化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糖尿病作为患者数量庞大的常见疾病,是基层医疗面对的常见病之一。三诺生物持续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与基层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依托“三诺分钟诊所”、iCARE系列便携式全自动多功能检测仪等智能化产品矩阵,助力提升基层糖尿病等慢病管理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及县域下沉。

面对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挑战,三诺生物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郑霁耘介绍:“我们致力于将‘监测—评估—干预’的闭环管理体系真正落地基层。通过‘设备适配上手快、培训系统跟得上、数据互联互通’三方面协同发力,助力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

据了解,“三诺分钟诊所”已实现“微量采血、三分钟出报告”,iCARE系列便携式全自动多功能检测仪采用“一键操作”的极简流程,大幅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操作门槛。“我们的目标是让缺乏专业检验人员的基层站点,也能开展标准化、高可信度的检测服务,这正是对四中全会‘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要求的务实响应。”郑霁耘补充道。

目前,三诺生物已在全国范围内帮扶超500家基层医疗机构,并通过设备赋能、人才培训与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完善覆盖“监测—评估—干预”的基层慢病管理生态。

在糖尿病管理及逆转领域,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会员、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主任廖渝教授分享了数据驱动的创新实践:“我们通过CGM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将患者血糖波动曲线可视化,使其直观感知饮食、运动对代谢的实时影响。这种基于客观数据的沟通模式,结合系统化科普与行为干预,显著提升基层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与管理依从性,形成‘从知到行’的良性闭环。”

践行社会责任:公益体系覆盖全国,分层服务精准帮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三诺生物参与发起成立的三诺糖尿病公益基金会构建起了系统化、可持续的帮扶体系。“甜蜜小孩”、“甜蜜妈妈”、“甜蜜志愿者”三大项目形成了公益分层服务网络,目前已在全国组建26个志愿者团队,拥有300余名志愿者。

“在糖尿病领域,解决患者群体痛点的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而不仅是单次援助。作为聚焦糖尿病群体关爱的基金会,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公益服务从“输血”向“造血”转型,让帮扶更具长效性与普惠性”,三诺糖尿病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文解介绍:“我们通过整合优质资源降低公益项目的成本,保障筛查等基础服务高效落地;同时不断拓展基层服务网络,糖尿病志愿者力量、医护力量,将公益服务延伸至社区与基层,甚至到农村,最大限度提升服务覆盖范围与触达效率,让更多糖尿病患者获得及时支持。”

基金会“甜蜜小孩”项目自2019年起持续举办“甜蜜康乐营”活动,旨在为1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学习控糖技能、分享同伴支持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糖尿病。7年间,该活动已累计开展超过200场,始终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支持。此外,基金会还在医学领域开展AI 糖尿病管理研究项目和组织糖尿病教育师培训,以此推动医学教育与心理支持的深度融合。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数据让公益服务更加精准。借助检测设备收集的脱敏数据,我们能够识别出真正的高风险人群,这提高了公益服务的精准匹配率,确保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李文解补充说。

展望未来,三诺生物副董事长李心一表示:“我们将继续以‘提高糖尿病及相关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使命,让创新医疗技术跨越地域、收入的界限,守护每一位用户的健康与幸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