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舍利子的历以及由来?舍利子的现状?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13 16:47  阅读量:10544   会员投稿

舍利子的历以及由来?舍利在人间及现状?

【谁留下史上第一颗舍利子?]

凡佛教徒大抵认为第一颗舍利子出现在二千六百年前,在印度拘夷城中释迦牟尼涅槃荼毗后。

释迦牟尼既被认定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本人并无此想法),自然第一颗舍利子出现在他身上。再者,在难以计量的佛教大藏经中,也没有比释迦牟尼更早出现舍利子的记载,不少经典皆有详载释迦牟尼荼毗后形成舍利子的故事。

《长阿含经》中的记载颇为详细,弟子阿难在释迦牟尼接近涅槃前,曾问释迦牟尼该如何安葬,释迦牟尼告之应以转轮圣王葬法,即是自用香汤清洗圣体,用干净的棉布将全身缠起,再以五百张毡子层层裹住。棺椁准备大中小三个,分别用不同材质打造,最里层的是金棺,里面灌满麻油,金棺放入第二层的铁椁中,最外层则是旃檀香椁。旃檀香椁上头置满高雅的茗香,铺上厚衣然后点火焚化,烧完后便收拾舍利,并在道路旁建立庙塔供奉舍利,使来往行人都能瞻仰佛塔,进而感念如来佛法。

“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体。以新劫贝周遍缠身……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积众名香。厚衣其上而阇维之……讫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

【佛陀舍利最早为什么分成八份?]

相传释迦牟尼遗体荼毗后,留下一堆晶莹的舍利,负责火化的拘尸那城的末罗族人将舍利取至议事厅中,以矛弓围起一圈栏杆以做保护,然后献上花环,并焚香供养。

后来有七个国家听说释迦牟尼荼毗的消息,便纷纷前来要求一份,却被拘尸那城的末罗族人拒绝,其所执理由为释迦牟尼在此出生,在此入灭,遗骨理当属于这里:“世尊垂降此土于兹灭度,国内士民当自供养。”但七国仍不死心,更加派遣军队前来,将拘尸那城团团围住,誓言若分不到舍利便要强取。不过拘尸那城的末罗人却不想将佛陀的舍利分家,想要完整保留,于是决心不受威胁,动员军兵保卫佛陀舍利。

正当战火一触即发之刻,有一位香姓的婆罗门出面劝阻大家,说如果为了争夺佛舍利而兵戎相见,便违背了佛陀的教诲,就算强得了舍利也失去意义。因此他建议将佛陀舍利分为八份,一份给拘尸那城,其余各国各得一份,于是婆罗国、罗摩伽国、遮罗颇国、毗留提国、毗舍离国、迦毗罗卫国、摩羯陀国各得一份舍利,如愿而还。

【阿育王曾造八万四千个佛陀舍利宝塔?]

佛陀两百年后,信奉佛陀教诲的阿育王统一了印度,他在位期间立佛教为国教,决心大兴佛法。在当时,佛像的制作与膜拜并未盛行,惟一最能代表佛陀的以佛舍利莫属,阿育王便下令挖掘“八王”修建的佛骨舍利塔,取出舍利,重分为八万四千份,以八万四千个宝盒盛装,再造八万四千座宝塔供养,供国人膜拜。

八万四千,这个数目在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为“多不胜数”之意,读者不必执着于字面上的数字。不过阿育王弘扬佛法的事迹确有历史可考,其建塔的传说在近代考古中亦有重大的发现。

十九世纪末曾有法国考古学家在尼泊尔南部境内,即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进行挖掘,在 PIPRAVA地区发现了一个大石柜,内置有蜡石壶两只、蜡石器一个、蜡石箧一个,而在蜡石壶中发现有舍利,除此,石壶内还藏有多种黄金饰物,壶上刻文记为:“藏薄伽佛陀遗骨之圣龛,乃属于释迦族即大圣兄之兄弟姊妹,及其儿妻室所有。”后经学者考证此铭文相当于阿育王或更早时期的文字,估计离释迦牟尼涅槃时间不久。而拥有此舍利的释迦族,即当初八分佛陀舍利中,其中的迦毗罗卫国。许多学者以此印证佛典中“八国八分舍利”之说,也同时说明了阿育王建塔供奉佛舍利的事实。

【真的有佛陀发髻舍利?]

二〇〇一年有一则新闻引起世界佛教徒的注意,即我国在浙江的雷峰塔挖掘到地宫及一些古代文物,其中可能包括了世所罕见的佛陀发舍利。

雷峰塔乃由五代十国吴越国(公元907-978年)国王钱俶(公元947-978年)为庆祝妃子黄氏得子,并供奉佛螺髻发而建,于《湖山便览》中有详文记载雷峰塔如下:“吴越王妃黄氏建,以藏佛螺髻发……始以千尺十三层为率,以财力未充始建七级。后复以风水家言,止存五级。”

清末民初,因盛传雷峰塔砖可避邪,引来许多盗挖者,使结构大损,终于一九二四年九月间轰然倒塌,“雷峰夕照”至此名存实亡,仅留遗址长年荒芜。

公元两千年十月,杭州市市政府决定在雷峰塔原址重新建造倾圮了七十六年的古塔,以补齐残缺的“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景区。

翌年二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对雷峰塔遗址进行第一阶段发掘。从三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五日,经过长达十八个小时的挖掘,考古队在边长零点六公尺、深度为一公尺的雷峰塔地宫里共挖出五十九件文物。

这五十九件文物计有:鎏金铜佛像一尊、三个小罗汉像、包括一个很大的玳瑁手镯在内的四件玉器以及玛瑙、琉璃小件,八面铜镜、四件铜制如意云纹等,以及一件重达一百多公斤的铁制舍利函。在舍利函中尚装有金涂塔、铜镜、一条带有装饰物的吴越国皮质腰带、蓝色小玻璃瓶、银盒等六件宝物。其中以舍利函中的金涂塔,也就是地宫的镇宫之宝最受人瞩目。

在金涂塔四周的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的金质容器,在塔的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一般相信,此应即是塔主吴越王钱俶供奉“佛螺髻发”的金棺。

雷峰塔地宫供奉“佛螺髻发”一事,除钱俶自撰的《华严经》跋文之外,历代文献如《咸淳临安志》、《淳临安志》、《湖山便览》都有记载,先前考古队在遗址中也曾发现刻有“佛螺髻发”字样的残碑。

“螺髻”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发舍利,像螺丝一样盘旋着,比一般的舍利子更为罕见。大家相信,此发髻应存在金棺内的小瓶子里。

随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为保护文物,并按照宗教惯例,今后将永不打开金棺。

此举措旨在保护业已发掘的文物,但同时也给众多信众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究竟佛陀发髻舍利是什么样子,有还是没有,真

还是假,便不得而知了, 不过重要的是信佛的心意,至于这些疑问倒不必计较了。

【玄奘法师和佛陀舍利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有迹可寻的佛陀舍利子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大唐西域记》中曾记载,玄奘自印度取经回国时,带回了佛陀舍利一百五十粒;另唐朝一义净法师亦自印度携佛陀舍利两百粒。唐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玄奘自长安西行天竺(今印度)求法,行数千里,前后历经数十个国家后,终于在贞观七年抵达目的地一一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当时那烂陀寺能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只有九人,这些大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而玄奘来了之后,即以精深的佛学素养而被列为其中,得到最高的敬重。之后玄奘又在多次的公开辩论中,驳倒了许多大师的挑战,以至于成为当时全印度最有名的高僧。

留学印度十六年后,贞观十九年谢绝了印度国王及佛僧的一再挽留而执意回国,当时他除了携带大批佛经外,还带有一百五十颗佛陀舍利。当他返回长安时,数十万人拥入街衢,就为了一睹前所未见的佛陀舍利。

同在唐代,公元六七一年义净法师从广州循海道前往印度,几番历经海上狂风巨浪的摧折,终于在两年后抵达印度,并同玄奘般如愿于那烂陀寺攻研佛典,历时十二年之久。他搜集诸多玄奘未取回的梵文佛教经典先行到室利佛逝国,在当地进行翻译工作。

公元六九五年夏天,义净从室利佛逝国返回中国广州,再北上抵洛阳,当时他带回梵文经典四百部、五十万颂,连同释迦牟尼舍利两百粒(一说三百)。时值敬重佛法的武则天女皇当朝之年,她亲自御临京城东门十里外,并下拜顶礼,恭迎义净法师。而全洛阳计有数十万人鼓乐香花,络绎于途,敬迎义净取回的佛经及舍利,其盛况不亚于当年玄奘。

玄奘与义净带回佛陀舍利子除了令中国人大开眼界外,似乎还形成了日后中国人一个特别的现象,即舍“舍利”,而特别注重“舍利子”。

【中国佛指骨舍利的发现?]

一九八七年五月从陕西法门寺传出一个惊动全球佛教界的大新闻,即中国考古人员于法门寺塔下的地宫中,发现了佛指骨舍利。

此重大发现隐含了许多重要的意义:一是从法门寺的建造历史影射到佛陀灭度两百年后,印度阿育王兴建八万四千座塔供奉佛陀舍利的事实;另一是出现在中国历史记载中,数次由皇帝亲迎佛骨舍利的事迹,也因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出现,而做了更进一步的证实。除此,地宫遗址的发现及众多古文物的出土,在世界的文化史上也是一大盛事。一九八一年八月,位在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法门寺内,于明代重建的十三级砖塔,因连日不断的豪雨而使地基下陷,砖塔于是轰然一声向右倾斜,三分之一塔体崩毁,内藏经书佛像四散。此历史古迹因天灾造成的损毁,立即引起世界各国佛教团体的关切,先后有来自日本、泰国、新加坡、尼泊尔、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民间组织表示愿意帮助修复古塔。

一九八五年法门寺宝塔开始重建,至一九八七年五月,修复人员在整理塔基时赫然发现塔下似乎有一隐密的地宫。经过仔细的辨察后,果然找到进入地宫的密道,考古人员在地宫中发现一石造密室。

当时,密室之门被两块大石给封住,其上并以楷书刻满了碑文“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乃是唐代最后一次迎佛骨后所留下来的,以九百多字明确记载许多有关法门寺佛陀舍利的来龙去脉,其中亦说明当初印度无忧王(阿育王)造塔供奉佛陀舍利,此初名岐阳重真寺的法门寺即为其一。元魏二年,拓跋育开塔基,供养佛指骨舍利,尔后唐朝多位皇帝迎佛骨舍利的事迹也一一被记录在此碑文中。

同年五月七日,考古人员在紧张与兴奋交织的情绪中,陆续挖掘到地宫中由唐代诸帝施奉的大批金银财宝,并在后室中发现了一个八重宝盒,里头装有一枚佛指舍利。

接下来几天,考古人员又在地宫中相继发现了另外三只形状相同的佛指舍利。

此次在法门寺地宫中一共发现了四枚佛指骨,其形状与唐代道宣法师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所描述大致符合:“佛指长寸二分,内孔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以指纳孔,恰得受指。”

不过后来经过鉴定,其中三枚乃为玉质,只有一为骨质,再细看地宫内碑文所载:“佛指舍利……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最后证明了第三个被发现、呈乳白色,上有一些霉点及一条裂纹的指骨,才是释迦牟尼的真身灵骨,而其他三个乃为仿制品(影骨)。盖只有故弄玄虚,才能在类似唐武宗“会昌法难”灭佛事件,或地宫遭人偷时,减低真佛指骨遭劫的机率。

此枚佛指骨舍利就如同今存在斯里兰卡的佛牙舍利一般,被众人视为国宝,此舍利在一千多年前,曾被诸代当朝皇帝所尊崇供奉。

吴祺迪达瓦拉传??马来西亚吉隆坡华琪舍利子博物馆

世界舍利子之王,缅甸舍利博物馆创办人及波罗密寺主持: 吴祺迪达瓦拉尊者生于西元1947年10月13日缅甸中部迈克蒂拉分区的普佩斯村。十岁后,吴祺迪达瓦拉尊者在缅甸一个偏远村庄旺多比修寺. 接受僧团受戒成为沙弥。二十岁时,在国他乌闭巴利大学乌贾加拉尊者的带领下,在旺都比修道院中接受僧侣佛学经历。此外,吴祺迪达瓦拉尊者在旺温镇与著名的僧侣沙耶陀·旺托菲和 东枝镇的沙耶陀圣陶学习及进修佛教经典。1979年,吴祺迪达瓦拉尊者成为波罗密寺主持, 吴祺迪达瓦拉开始和他的老师苏里亚一起收集和供奉佛陀舍利子与佛陀弟子的舍利子.以后的岁月里 吴祺迪达瓦拉一直在缅甸全国各地收集、保护,收藏并供奉佛陀舍利子及阿罗汉舍利子. 1984年,吴祺迪达瓦拉尊者在他的波罗密寺创办了缅甸舍利博物馆,其目的是将佛陀舍利子与佛陀弟子的舍利子供奉及保存在同一个地方,让佛教信徒能够礼敬到佛陀及阿罗汉舍利子。缅甸波罗密寺在当地及海外都是众所周知. 每天有来自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中国、台湾、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的佛教徒前来礼敬及供奉佛陀舍利子及阿罗汉舍利子. 在吴祺迪达瓦拉尊者的一生中,在缅甸各地建造无数的佛塔及重建许多古寺院.在2020年,吴祺迪达瓦拉尊者也被缅甸联邦政府因为大力弘扬佛教被缅甸联合政府冠以 “”阿加马哈萨达马乔提卡-达哈“”首座大法王的称号。吴祺迪达瓦拉於2021年7月28日圆寂,世寿74 岁。

2019年7月9日吴祺迪达瓦拉尊者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华琪舍利子博物馆揭幕, 并慈悲慷慨捐献巨量各类珍贵的两千五百年释迦摩尼佛及阿罗汉舍利供奉于华琪舍利子博物馆。

2020年,吴祺迪瓦拉尊者又捐献了巨量的佛陀与佛陀弟子舍利子给予马来西亚吉隆坡华琪舍利子博物馆。吴祺迪瓦拉尊者委任华琪舍利子博物馆为舍利子国际中心以传承保护佛陀和佛陀弟子舍利的使命,并永续佛教。

为永续吴祺迪瓦拉在世的心愿,以旺盛及传承佛教下一个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性使命。华琪舍利子博物馆创办人张秋源博士计划建造1000座75厘米高的亚克力舍利子塔,以供奉舍利子于全世界各地的大寺庙。同时,华琪舍利子博物馆也建造84000千座 38厘米高的舍利子塔给予世界各大小寺庙及信众居士供奉瞻礼舍利子以旺盛及传承佛教。华琪舍利子塔是八角形塔, 分别有塔座,塔身七彩LED环绕灯光,塔刹组成。华琪舍利子塔里面拥有:释迦摩尼佛血和脑舍利子,離婆多 -舍利子,目犍連 - 舍利子,阿难陀 - 舍利子,迦旃延 - 舍利子,西瓦利 - 舍利子,舍利弗 - 舍利子,巴库拉 - 舍利子,五百罗汉 -舍利子。正如释迦牟尼佛在许多经典中宣说:“建造佛塔的各种殊胜和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佛塔代表佛陀的"意",身语意之中,以意为王,最为广胜。华琪舍利子博物馆创办人张秋源博士说过“我能帮助上别人,那是我最高兴的事,用佛教的力量帮助别人是我更高兴的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为您推荐

热门文章